发布时间:2020-05-08 09:18:53
4月26日上午,平高集团机械制造事业部精密加工厂的车间里,机器轰鸣,一派繁忙。
作为加工中心班班长,45岁的赵进良一会儿查看工装、夹具,一会儿测量零件,忙个不停。“小周,用卡尺测量时一定要精准到位,不能有丝毫大意。”在一台机床前,赵进良一边为徒弟示范,一边大声地讲解技术要领。
赵进良是平高集团首席工匠、中原大工匠、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。
休息时,赵进良对记者说:“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。当专注、极致、精益求精形成习惯,任何岗位都能出彩,这是我22年的工作心得。”
1998年,赵进良到平高集团机械制造事业部机加车间从事铣工工作。“上班的第一天,师傅就告诉我,干工作不仅要兢兢业业,更要学无止境,永远向前。”
赵进良牢记师傅的话,他刻苦钻研业务技术,对每个工件都精益求精,从而练就了娴熟的铣床、加工中心编程及操作技能,从一名普通铣工成长为名副其实的“多面手”。
“那时,每天胳膊疼得都抬不起来,有时连筷子都拿不住,只能用左手拿着勺子吃饭。”赵进良说,“我的目标很明确,那就是,一定要学出个样儿来。”
22年来,赵进良一直把“小赢于智,大赢于专”作为工作信条。他扎根生产一线,把工作做到极致,设计制作出铣具、卡具、刀具等工装100余套。
有一次,在加工百万伏特高压产品的关键核心零部件某支撑装配时,由于该零部件尺寸精度和工艺要求高,赵进良勇于挑战,主动承担了攻关任务,自发研制、制作工装,提高了工件刚性,降低了定位误差。通过一次装卡完成全部加工任务,一次交验合格率达到100%,生产效率提高4倍以上。
为了让更多职工掌握新技术,赵进良又编制了图文并茂的作业指导书。新工艺开了大直径、多加工面、多角度零件加工方法的先河,被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命名为“进良导体加工法”。
之后,赵进良先后改进了法兰、接头等多项工艺,将接头加工精度控制在0.01毫米以内,合格率100%。该项目获得第十五届“海洋王”杯全国qc小组成果优秀奖,并取得国家发明专利,进一步提升了特高压产品的可靠性。
在徒弟周文辉眼中,师傅工作认真严谨,对工作特有钻劲儿。“师傅不仅教给我们手艺,还经常教我们怎样做人做事。”周文辉说。因工作成绩突出,他的多名徒弟荣获“河南省技术能手”称号。
2015年,赵进良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。截至目前,工作室累计开展高技能人才创新项目300余项,累计创造经济效益2800余万元。赵进良先后获得“河南省技术能手”“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”“全国技术能手”等50余项荣誉称号。
正是以赵进良为代表的高技能人才默默无闻的奉献,掌握了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特高压开关设备关键制造技术,才为我国第一个特高压交流实验示范工程及扩建工程、“西电东送”、“青藏联网”等国家重点工程提供了优质设备。
机械制造业的每一步发展,都融汇着精湛的工匠技术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。“只要我们有传承的意识、有高尚的品格、有严谨的作风,我们的人才队伍一定会更加壮大,也将有更多工匠脱颖而出。”赵进良说。